唐朝在其鼎盛时期面临的外来威胁,主要来源于两个强大的民族势力:突厥和吐蕃。然而,尽管这两股力量在边疆长期构成压力鳄鱼配资,却有一个相对较小但却充满活力的部落,意外地崭露头角,成为了唐朝的一大挑战。这个部落便是突骑施鳄鱼配资,它曾经统治西域,席卷中亚,持续了二十年之久,甚至让曾经强盛的大食帝国产生了深深的恐惧。
突骑施部落原本隶属于西突厥汗国,是一支相对不起眼的部落,但借助唐朝的支持,它不仅成功撬开了西突厥的权力空档,还一度在与唐朝的关系中表现得如父子般亲密。尤其是当时的可汗苏禄,他不仅与唐玄宗建立了“翁婿”关系,还受到了唐朝的高度宠信。但这种关系的亲密却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,最终,唐玄宗选择联合曾经的敌人,联合西突厥打压突骑施,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命运。
展开剩余86%那么,突骑施的崛起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?唐玄宗为何要一开始扶持苏禄?而最后又为何反目成仇,导致这对“翁婿”关系破裂呢?
首先,回顾一下突厥的历史,不少人可能会产生疑问:“突厥不是早就灭亡了吗?”实际上,突厥在隋朝末期已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,唐太宗时期李靖成功消灭了东突厥,而唐高宗时期,苏定方又击败了西突厥。虽然突厥帝国灭亡了,但突厥人依然存活,唐朝对其实行了羁縻管理。然而,唐高宗时期,原东突厥的部落发生叛乱,建立了后突厥汗国,而西突厥的十姓部落依旧作为大唐的臣民,生活在西域。
突骑施,正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中的一支,主要驻扎在今天的新疆伊犁河流域。与其他九姓部落相比,突骑施的首领苏禄拥有极高的治理能力和威望,因此,原本流亡的许多部落民众纷纷归附于他,使得突骑施迅速壮大,军队规模在短短几年内便增长到近30万,成为西突厥部落中最强大的一支。
那时,突骑施能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首先,突厥人本就以游牧为生,成年男子大多都是战士,随时可以上马作战。这与中原的兵民分家传统不同,突骑施的“军队”实际上就是成年男子,既是民众,又是士兵,因此无法像中原那样加以限制。其次,西域的防线承受着极大的压力,东边有后突厥,南边有吐蕃,西面还有强大的大食帝国,而唐朝自身在西域驻军有限,人数从几千到最多两万不等,远不足以应对这些威胁。因此,西突厥十姓部落便成为了防线的主力。
尽管如此,唐朝并未对突骑施的崛起视而不见。唐玄宗对突骑施的态度起初是模棱两可的。以北庭都护府为首的将领普遍支持西突厥,而以安西都护府为首的则倾向于支持突骑施。唐玄宗采取了不站队的策略,让这两股力量各自对峙,既能帮助守边,又能相互牵制,避免任何一方过于强大。然而,随着突骑施逐渐与吐蕃和大食之间展开合作,甚至有了联手抗衡唐朝的迹象,唐玄宗终于意识到,必须采取行动。
在这种情况下,唐玄宗开始支持西突厥对突骑施展开进攻,但突骑施的军力过于强悍,西突厥并非对手。历史上,许多有见识的大臣如郭元振曾指出,既然阿史那家族已衰败,扶植突骑施是唯一的出路。因此,唐玄宗转而支持突骑施,给予了苏禄更多的政治和军事支持。
唐玄宗为了拉拢苏禄,采取了一系列精心的举措。首先,唐朝正式承认苏禄的合法地位,任命他为左羽林军大将军、金方道经略大使鳄鱼配资,并赐予“忠顺可汗”的封号。接着,唐玄宗将交河公主许配给苏禄,虽然这位公主并非唐玄宗的亲生女儿,但她依然拥有公主的身份和权利。最后,唐朝还将碎叶城一带划给了突骑施,让其控制中亚的战略要地。
这些举措,虽然看似为苏禄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与实权,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战略考量。通过这些赠与,唐玄宗不仅稳定了苏禄的支持,还将其推向了中亚的前沿,让苏禄成为了大唐在西域的屏障。
事实上,这三项举措的确起到了显著的效果,苏禄不仅大败大食,屡次重创其军队,导致呼罗珊总督被迫下台,甚至在阿拉伯世界中声名鹊起。大食人惊恐地称他为“抵顶者”,认为他如同野兽般的强悍,能够将敌人顶翻。然而,苏禄似乎并未满足,继续主动出击,使大食帝国感到无所适从,甚至一度要求前来进贡。
然而,开元十四年(726年)的杜暹事件,却彻底改变了这一切。安西都护杜暹因怒于交河公主所发教令而暴打使者,并扣押大量牲畜,最终导致了这一事件的恶化。苏禄得知此事后,怒不可遏,率军前往安西四镇报仇,最终却因后突厥的反击而失败。此后,突骑施与唐朝的关系急转直下。
唐玄宗是否后悔当初的支持?其实并不后悔。因为从一开始,他就看清了苏禄的真实意图,双方的合作本质上只是相互利用。杜暹事件只是导火索,苏禄的背叛实际上是注定的。
随着突骑施的逐渐壮大,苏禄的心态发生了变化,他不再看大唐为自己的依靠,而是开始自认为可以与大唐对抗。最终,唐玄宗意识到不能让这一势力继续膨胀,决定采取行动。
他开始布局四步棋,逐一对突骑施展开了战略打击。首先,他通过攻占小勃律国切断了吐蕃与突骑施的联系;其次,激活了后突厥的力量;再者,联络昭武九姓、西突厥等部落协助唐军围攻突骑施;最后,他联系大食帝国,让其进攻吐火罗,形成夹击之势。
最终,突骑施虽然在局部地区取得了一些胜利,但面对唐朝的合围,其内部开始瓦解。苏禄在多次败北之后,最终向唐玄宗请求和谈,唐玄宗答应了他,但以“黑厚”之策回击,使得苏禄的势力迅速崩溃。
最终,苏禄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与大唐的关系破裂,而是因为他过于自信,最终在自己的权力膨胀下失去了警觉。开元二十六年(736年),苏禄被莫贺达干刺杀,宣告了突骑施的终结,部落的领袖和这一历史性的力量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